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8月, 2017的文章

[S7換機紀錄] 如何減輕AMOLED傷害你的眼睛

圖片
好了,是時候來面對S7這隻手機令我最厭惡的地方了:螢幕。 其實S7的螢幕無論是顏色、對比、亮度(最亮夠亮、最暗夠暗),甚至是自動亮度的調整都非常優秀,但仍然無法克服AMOLED的烙印、色衰,以及PWM調光等問題。因此話先說在前頭,如果你使用AMOLED的裝置,並且單純使用內建的自動調光,看起來一切安好的話,那恭喜你,你可能喜歡(或適應)AMOLED的顏色的同時,對PWM調光也不敏感,建議你就不用再往下看了。 但如果你跟我一樣,在拿到這隻手機看了幾天,發現怎麼看這塊螢幕怎麼不舒服,甚至出現頭痛的狀況,那很不幸地,你我都是眼睛比較敏感的人。 在我們切入最重要的主題之前,先來講個「可能」減輕眼睛疲勞的方法,也就是讓S7的螢幕不要那麼鮮豔一點。在Setting -> Display -> Screen Mode中可以調整S7螢幕顯示的模式。預設的模式是Adaptive display,這個模式的顏色非常鮮豔,白色的色溫也過高,亮度也比其他模式來得高,因此首先你可以先將Screen Mode改成Basic來改善這個問題。詳細的內容請見 這個網站 有非常詳細的各種數值。 懶得截圖啦~我直接抓了 這個網站 的圖 好,來進入最麻煩的問題:PWM吧。一般來說,螢幕調整亮度的方式分成兩種,PWM (Pulse Width Modulation)以及DC (Direct Current)。後者從名字就可以知道是靠著調電流來降低亮度,後面提到的所有PWM缺點都不存在於DC調光方法中;這種方法可能的缺點大概是能夠調整的亮度範圍比較窄,因此有些螢幕會告訴你它在亮度X%以上時使用DC調光,但低於X%以下則是改用PWM調光,比如 EIZO 。而PWM則是「騙」你的眼睛以為螢幕的亮度降低了,但實際上是利用快速地開關LED來達到「看起來」好像變暗了。為了讓你不要察覺它其實是這樣調整亮度的,因此LED的開關頻率必須要夠高,但其實不用太高人眼就很難察覺了,只是在頻率過低的情況下你可能會覺得有種難以形容的不適感,除了眼睛容易疲勞外,有些人甚至會覺得噁心、頭痛。 除了我的個人經驗外,在IEEE上也有 一篇文章 有詳細的說明。大致整理一下文章所說的內容包括: PWM頻率在3~70Hz是人眼可見(可察覺)的。在這種頻率下,人會立即被觸發各種症狀,包括癲癇、頭痛、頭暈以

[S7換機紀錄] 完全自訂S7的實體按鍵

從M7換到M8的時候其實我有點不習慣虛擬按鍵,但用久了覺得螢幕上的虛擬按鍵(on-screen buttons或是navigation bar)真的是比較理想的設計,不但可以由使用者自訂按鍵的順序,或是新增非預設的功能鍵,同時也免除了實體按鍵(capacitive buttons)損耗的風險,反應時間也比較理想(這個其實我不太確定,但我個人感覺是這樣)。 但總之,S7用的是實體按鍵,而且內建也沒有可以調整按鍵順序的功能,因此也只好找其他工具來調整了。說實話,實體按鍵不給更改也是合理的做法,畢竟圖案就印在上面,對不那麼執著的絕大多數使用者來說,可以互換才奇怪勒。但對想完全掌控手機的人來說就不是這樣了... 系統內建不能更改,三星root又直接破保,在不修改系統的情況下自訂按鍵雖然可行,但都是不完美的解決方案。 好了,先從Home鍵講起吧。 關於想要可以碰到就算觸發Home鍵這件事情,如果你做了一些搜尋的話,應該會首先發現 easyHome 這個App。不過雖然這個App宣稱是對Samsung Galaxy系列最佳化的,我實際使用的過程卻覺得它很容易就失效,時好時壞的,非常不穩定,這樣我實在不如接受按壓Home鍵這種事情算了,至少它一定會觸發啊。 後來我又陸陸續續找了幾款類似的App,其中一個是我曾經在XDA上看過的 Fingerprint Gestures 。畢竟是在XDA上看到的,因此信任度也比較高一點。這款的穩定度其實也不佳,但是它卻支援超多功能,而且是只要任何有指紋辨識的裝置都可以使用。 但穩定度實在是太重要了,我一點也不希望在我明明按到的時候卻什麼事情也沒發生,最後終於讓我找到了 Finger Home Gestures 這個App,極度穩定,任何狀況下都可以觸發,從來沒有一次失效的。不過相較於前兩者來說,這個App的功能真的非常陽春,就是只有Touch跟Swipe Up兩種動作可以定義。但穩定度大於一切 ,最後我留下了這個App。 值得注意的是,easyHome看起來似乎跟後兩者的原理不太一樣。後兩者都是調用到指紋辨識的功能來處發Home鍵效果,甚至可以在只有辨識到正確指紋的時候才起作用。但easyHome看起來卻是發現了Galaxy的指紋辨識器中心處有個sensor,並且用這個sensor當作判斷的依據。衡

[S7換機紀錄] 前言、安全性、防火牆

圖片
這是我要講我如何跟S7這隻手機奮戰的第一篇文章。在開始講解決各種問題之前,你需要先知道幾件事情: 三星的手機一旦root直接破保  - 三星的保固有許多案例明確表示只要手機root就直接破保,且三星的Knox有個 保固位元 ,一旦root該位元便會自動從0X0轉為0X1(原廠稱為燒熔)而且無法恢復,也因此基本上你無法先unlock後relock又絲毫不留痕跡。雖然XDA上是有人提出 不會破壞Knox保固位元的root方法 ,但一方面只看到支援S6,一方面畢竟不像HTC有官方的解鎖流程,用起來實在是怕怕的,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。由於有這麼麻煩的限制,加上我還是希望可以保留手機的保固,因此之後解決問題的方法都基於不需root的狀態處理。 順帶一提,如果你破壞了Knox保固位元,那麼Samsung Pay也會因此而無法使用。 過程中用到的手機使用介面以英文為主  - 為了方便搜尋相關資訊,我將我的手機介面改為英文。也因此,絕大多數在文章中提到的各種設定都是以英文為主喔。 請不要說出「用隻手機有需要搞成這樣嗎?」  - 就是因為我希望我使用的裝置都可以順順利利地完成我想做的事情,因此我很不喜歡在這些事情上妥協。除非真的想盡一切的辦法,最後發現要達成我的目的所要花的代價太大,我才會心不甘情不願地說「好吧」。所以如果你是會說出「用隻手機有需要搞成這樣嗎?」的人,我建議你就別再繼續看下去了,因為我在做的都是會讓你說出這句話的事情。 Android是一種Linux系統  - 所以有蠻多東西我在搜尋資料的時候會看到很多Linux相關的用法。我並不熟悉Linux,但為了Android我因此學會了一些Linux相關的事情。也因為這樣,假如我在文章中提到Linux的話請不要覺得奇怪,其實也是給Android用的東西就是了。 需要穩定在背景運作的App請加入電源管理的例外清單  - 由於三星不按照牌理出牌的寫法,如果你需要App可以穩定地在背景運作的話,除了Android系統標準的設定,也就是Apps -> 右上三點選單 -> Special access -> Optimize battery usage將App從All apps中關閉開關(意思是不對該App做電池最佳化)以外,你還需要在Device Mainte

Samsung Galaxy S7 換機設定紀錄

圖片
S7出到現在也已經過一年多了,所以如果你是想要看新手機開箱的可能要失望了,因為我想寫的並不是開箱,比較像是如何跟這隻手機奮戰的過程... 剛買來的樣子,雖然買到了喜歡顏色的犀牛盾,但保護貼還沒來還是不敢拆來用XD 其實從HTC M7之後我一直沒有找到喜歡的手機。原本看到Google決定自己出品牌做的Pixel,最後也因為台灣買不到而作罷(但想想其實應該要狠下心買水貨的,Google的軟體更新+HTC的硬體的確是相當不錯的組合)。中途因為M7實在是不太行了,買了一隻二手M8墊著用,不過上班族實在是沒有辦法(也不應該)花太多時間在手機上(刷機之類的),想想還是決定買隻原廠會維護久一點的手機。iPhone並非不在我的考慮範圍內,只是我還是比較喜歡可自訂性比較高的Android就是了。 最後會決定買S7有幾個重要的原因: Exynos SoC  - Android生態系的SoC實在是落後Apple一大截,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因為Apple是自己設計SoC,但絕大多數的Andoid手機都是使用高通的解決方案。然而高通並不會特定為某一裝置最佳化,Apple卻可以專門為了這隻特定型號的iPhone以及作業系統量身訂製,效能自然天差地遠。Exynos是三星自己開發的SoC,Exynos 8890即為S7所量身打造。在S7這時期相對應的高通SoC為Snapdragon 820。S7兩種SoC的機型都有(台灣全都是Exynos),然而這兩種機型的效能卻差異極大,有興趣可以去搜尋看看一些Youtuber製作的多工測試影片,或是參考 GeekBench 的比較。 順道一提,在高通推出S835之後兩者的差異已經大量拉近,如果是想買今年度的旗艦機,買泛用性比較高的S835搞不好是比較理想的選擇也不一定。 尺寸理想  - Android旗艦機越出越大,幾乎每一隻都是5.5吋起跳,完全沒考慮到手小或是希望可以單手掌握手機的人。S7 5.1吋,邊框也不大,從M8上來其實可以接受(雖然M7換M8時覺得5吋太大。要是M8可以拿掉無實際作用的那列品牌黑條就完美了)。我覺得最理想的尺寸就是4.7吋,要單手操作所有的功能都很輕鬆。這點真的差點害我想跳槽iPhone。 原廠維護時間長  - 以前台灣三星都被批評更新極慢,但近幾年似乎有點改變,尤其G

沒想到我曾經用過Blogger

無名小站、PIXNET,中間還一度用過Logdown,結果最後隨著慣性而把所有想說想貼的都留在社群媒體上了。不過最近想留下一些平常搞東搞西的紀錄,想想還是需要一個網誌,想來想去還是用Google自己的吧,留在Google的生態系以後也比較好處理。 如果有興趣的話,我之前寫的Logdown在這: http://masasaboy-blog.logdown.com/ 。不過裡面其實也只有一篇寫Mac跟一篇寫Android的,哈。